首页» 人才培养» 本科生招生培养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鸿网创新班” 学生选拔培养工作方案

  为培养基础扎实,能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引领未来的创新型人才,特面向有志于在中山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完成本研一体化培养的学生,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学生选拔

  创新班从2024级开始,以院内二次遴选方式招生。

  (一)选拔原则:尊重学生选择,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录取。

  (二)选拔范围:全院本科一年级学生。

  (三)选拔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年。

  (四)选拔时间:大一暑假。

  (五)报名条件:面向原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学生及大一下学期由外院成功转专业到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就读的学生。原信息学部学生专业必修课成绩绩点排名需位于本专业前40%(含40%);非信息学部转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成绩绩点排名需位于原专业前15%(含15%)。相关成绩计算时段为:本科一年级成绩。

  (六)选拔程序:学院成立招生选拔考核小组,凡有直系亲属参加考核的,必须回避。考核方式为面试,面试全程录像。

  1.面试

  面试内容为综合测试,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包括学生个人陈述和专家答辩的环节。学生个人陈述内容包括自我介绍、专业志趣、综合素质、个人学习规划等。

  面试环节实行“双随机”,随机确定学生面试次序,随机抽取面试试题。面试小组一般不少于5人,小组成员现场独立评分。

  2.录取

  按面试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确定拟录取名单;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3.公示

  拟录取名单(含学生姓名、学号、拟录取专业和年级)经学院党政联席会审议通过后,公示3个工作日。

  4.报送

  学院将公示后的拟录取学生名单报教务部备案。

  

  二、学生动态调整机制

  创新班学生实行转入和转出动态调整机制。

  (一)调整次数

  一次,大二暑假进行。

  (二)调整方法

  学院成立考核小组对创新班学生进行测评,专业必修课平均绩点低于3.0或综合测评成绩(由学院考核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科研潜力等确定)低于80分者需退出创新班进入普通班学习。经慎重考虑,不愿意在本学院完成本研一体化培养的同学,在大二暑假前可主动申请退出创新班进入到普通班学习(注:大三年级原则也接收学生退出创新班的申请,但退出创新班的学生不再具有学院推免资格)。当年如有学生退出创新班,则接收普通班学生转入创新班的申请,根据退出人数等额确定。

  退出创新班学生,原则上回原年级就读。拟转入、转出名单经学院党政联席会审议通过后,公示3个工作日报学校备案后执行。

  

  三、学生培养

  (一)培养要求

  创新班设置一个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创新班要求学生掌握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基本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强化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复合型人才及卓越引领者。

  (二)培养模式

  被录取的学生,从本科二年级第1学期开始进入创新班学习,本科四年级第二学期后直接攻读博士。

  创新班全面实行一对一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博导,师生双向互选,每位导师指导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人/级。给学生课程修读、科研训练、学业规划、生活心理等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生成长成材打下扎实基础。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寻找学术兴趣方向,根据个人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发展方向,深入进行学习和研究。

  创新班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探索创新课程体系,坚持通专结合、发挥拔尖引领作用。学生在第一年接受数学、物理和程序设计等基础知识教育,第二年起设置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方向课程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探究式学习。按专业培养方案完成学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符合荣誉学位授予条件者,同时授予荣誉学士学位。

  (三)教师队伍

  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由学校统筹协调数学学院、物理学院等相关学院的优秀教师参与创新班的课程建设、大纲设计、课程教学与教研活动等,专业课阶段由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选拔学院的优秀教师负责相关工作。

  (四)学生推免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按照国家、学校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学院推免工作实施细则,并组织推免工作。创新班学生如符合《中山大学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推免条件和要求,原则上全部推免,具体以相应年级工作通知为准。

  (五)培养管理

  创新班学生由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统一管理,单独编班培养。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籍管理及教务考务等相关培养管理工作。

  

  四、条件保障

  除国家、学校提供的奖助学金支持外,学院自筹经费设置专项奖学金,支持创新班学生学习,每位创新班学生共计可获得2万元的专项奖学金资助(大三、大四年级各5000元,博士期间10000元)。在读期间每生所获各项资助共计可达20万元。

  学院综合利用各类经费支持创新班人才培养。